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加热搅拌罐

产品展示

餐厨垃圾降解设备

油水分离器

预处理破碎分选

综合除臭一体机

逆势狂奔的洗地机

发布日期:2024-06-26 18:29:59   来源:加热搅拌罐浏览次数:1

  2022年,家庭清洁赛道依旧火爆,尤其洗地机这一“新”物种在国内的崛起,风头一度盖过扫地机器人,备受热捧和关注。

  来自奥维云网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国内洗地机品牌数从2020年的15个猛增到了2021年的71个,一年多出了56个。

  另一个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洗地机在整个家电清洁品类中的占比已经高达18.7%,市场地位直逼无线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

  相较于十年扫地机、百年吸尘器,洗地机在国内从兴起到逆袭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时代的兴起。

  这一年,国内直播电商交易规模突破万亿,尤其在短视频平台的持续渗透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影响下,直播电商一时成了一门颇为诱人的生意。

  这一年进入直播带货领域、后来号称直播带货四大天王老四的罗永浩,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还清了此前创业失败遗留下的6亿债务,见证了直播电商的繁荣。

  作为有别于淘宝、京东这类传统搜索电商的新物种,直播电商有一个前者一直有所欠缺的能力——演示。

  体验经济是移动网络时代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尤其是消费类产品在经历了几轮消费升级后,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成了一个产品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一些产品的功能、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正是因为在以图文为主的搜索电商上没有很好的方法得到很好地展现,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演示效果更为直观的直播电商的出现,新的机遇随之而来。

  严格意义上来说,洗地机自吸尘器进化而来,相较于吸尘器而言,洗地机的优势是能够清洁湿垃圾、能够直接进行深度清洁,不过,早些年的洗地机卖得并不好。

  一方面,洗地机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这些国家的家庭环境普遍都有地毯,这让早期洗地机的拖地能力没有正真获得应有的重视;

  另一方面,如何在营销侧体现洗地机深度清洁优势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能够清洁湿垃圾,用图文反映出来似乎没那么直观;直接讲技术参数,又没多少人能听懂。

  直到2020年直播电商火起时,人们发现,这类长得有点像吸尘器的产品还可以清扫洒在地上的泡面——原本需要先扫再拖,现在一拖一拉就能够完美解决。

  吸尘器已经有百年发展史,英国的戴森应该是国内听得最多的国际大品牌,实际上,在美国同样有两个百年品牌——胡佛和必胜,这两家百年老店也是最早推出洗地机的厂商。

  2016年,胡佛推出了Floormate Deluxe,必胜随后也推出了CrossWave系列新产品,当时这类产品尚且被称作干湿两用吸尘器,实际上也就是后来的洗地机。

  初代干湿两用吸尘器做得还不是很好,不仅需要拖着长长的电源线,而且在地面清洁效果上表现得也有些差强人意。尽管如此,Floormate Deluxe、CrossWave还是成了后来国内兴起的洗地机的一个参照物。

  洗地机在国内市场的崛起是在2020年,这一年,洗地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000万元增长到13亿元,市场规模一年暴增了20倍。

  这一年,国内洗地机品牌从2020年的15个猛增到了2021年的71个,这其中既包括研发吸尘器、扫地机器人起家的家庭清洁赛道“原住民”,也包括海尔、美的、九阳等老牌家电厂商,以及众多迎风涌入的创业团队。

  2021年,洗地机市场规模在这样热闹的局面下最终又翻了5倍,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其中,对洗地机这一清洁品类产品形态影响最大的是国内家庭清洁赛道的“原住民”。

  洗地机的产品门槛相比来说较低,但技术门槛并不低,以清洁效果为例,在洗地机的清洁效果中一项重要指标是水渍残留量,测量水渍残留量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洗地机先向前推1m后再拉回来,然后用干纸巾擦拭地面后进行称重。

  这样测出的水渍残留量大于0.3g时,地面拖完后仍会明显感觉到湿漉漉的;而当水渍残留量达到0.1g时,则会呈现为一层均匀的水膜,水渍残留几乎能忽略不计。

  水渍残留量这样看似一个简单的参数,实际上和洗地机的滚刷转速、材料、含水量,以及洗地机的地刷重量、推拉速度都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国内在水渍残留量这个指标上能做到0.1g的厂商屈指可数。

  实际上,洗地机在国内爆火之前,家庭清洁领域里几家主流厂商就已经提前进入战备状态。

  追觅早在2019年就开始研发干湿两用电机,研发团队甚至在水渍残留量这个关键参数上花了6个月的时间进行攻坚,最终将洗地机的水渍残留量做到了0.1g。

  这也是入场较晚的追觅仍是在今年3月发布二代产品H12后,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多个渠道单品销量第一的原因之一。

  时间回到2019年,这一年,追觅在做洗地机的技术预研时,之前吸尘器用到的干式电机的发热问题成了摆在研发团队面前最大的技术挑战。

  原本吸尘器是通过空气进行散热的,但用到洗地机上时,随空气散热吸入的水汽对电机元器件会产生严重危害,这就需要在电机内部做到干湿分离。

  就这一问题,追觅内部当时有多个并行技术路线,例如将电机的定子、转子外壳换用导热系数更好的镁铝合金,在线路板和电机绕组之间增加主动降温通道……

  除了电机技术,针对洗地机的滚刷材质、地刷吸头、梳齿结构等技术,彼时的追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预研工作。

  追觅洗地机研发负责人李苏(化名)告诉锌产业,“洗地机在国内市场爆发时,相当于这个品类在清洁能力、场景触达、维护成本、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四个维度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

  通过这些针对国内家庭地面环境进行的技术改良,洗地机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继扫地机器人、手持吸尘器后家庭清洁领域第三大产品品类。

  任何一个产品品类在成长初期都会呈现倍增效应,洗地机自然也不例外,不一样的是:洗地机原始定位更趋于高端。

  2020年3月4日,科沃斯创始人钱东奇为一手创办的新品牌添可站台,也是在这场发布会上发布了添可旗下首款洗地机,目标人群直指一、二线中产人群。

  从后来的洗地机这一品类发展来看,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产品单价就被推升到了5000元价位段,即便是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在2021年10月发布的洗地机首发价也要高达2999元。

  追觅洗地机市场负责人潘杰(化名)告诉锌产业,实际上从整体渠道销售,尤其是从直播电商渠道来看,我们得知2021年2000元以下价位段洗地机在三线以下城市渗透率很高,这一部分人群支撑起的购买力上涨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一二线城市资深中产形成的购买力,对洗地机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不断涌现的贴牌产品聚焦在2000元以下价位段市场,这一价位段的产品销量很大,但毛利低;

  另一方面,几个头部品牌在极力主攻3500元以上价位段市场,卡位一二线精致白领人群。

  正是看到了2000元以下、3500元以上价位段的市场已十分拥挤,3000元价位段仍缺少一款好用的主流产品,追觅在内部立项研发第二代洗地机时,将这代产品定位到了彼时市面上缺少的3000元档位。

  2022年,追觅第二代洗地机H12发布。这款发售价2899元的洗地机整机功率300W,主机马达7.4万转/分钟,水箱容量为850ml(清水箱)+500ml(污水箱),航时36分钟,与此同时还加入了电解水、自清洁、2小时热烘干等最新的主流清洁功能。

  凭借这款产品,追觅在抖音上做到了日销500台,拿下了平台第一,之后半个月的销量猛增,又让追觅拿下了天猫、京东渠道的洗地机品类第一。

  到今年4月,追觅H12慢慢的变成了全渠道单月销量第一的产品,单品SKU做到了13%的市占率。

  就在追觅H12成为爆品时,追觅在高端市场的布局也没有停歇。追觅近期推出的M12系列新品不仅加入了面向全屋清洁的二合一设计,还对水箱容量、清洁能力、LED显示屏进行了进一步升级,M12系列新产品也成为追觅今年角逐高端市场的主力机型。

  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清洁电器全品类零售额为61亿元,同比下降了2.7%,零售量566万台,同比减少了17.2%。

  经历了2020年的品类崛起、2021年的品牌涌入,2022年被认为是洗地机正式爆发的一年。

  从奥维云网公布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今年1-2月洗地机零售额和零售量仍保持在80%以上的同比增速,一季度仅传统电商洗地机零售额就已达到11亿元。

  在洗地机这一新兴品类兴起的同时,吸尘器的市场占有率不断遭到挤压,不仅客单价不断下行,在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也在逐渐降低。

  潘杰告诉锌产业,今年洗地机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超过12%,甚至达到15%,今年下半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也将会更为激烈。

  随着整体人群的渗透率慢慢的升高,供应链能力越来越成熟,洗地机产品也将趋于同质化,同质化的竞争带来的则是一场淘汰赛。

  第一,市场将去寡头化,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将在接下来一年里逐渐被稀释,一些新兴品牌会因此受益;

  第二,陆续会有洗地机品牌退出,尤其一些赚快钱的品牌会逐渐退出,今年洗地机市场或将进入两强争霸的局面,明年会慢慢形成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经过前两年的蓄力,2022年,洗地机整个行业都弥漫着大战前的紧迫感,直播电商配合搜索电商不间断地轰炸,各家市场出货量不断攀升,二合一、三合一洗地机产品形态的不断涌现……

  潘杰告诉锌产业,面对洗地机市场的多元化竞争,追觅在聚焦精致妈妈、新锐白领、资深中产三类人群的基础上,围绕不同细分市场、不同价位段已经准备好了多款产品。

  “接下来我们大家都希望可以在年底做到洗地机出货量超过10万台,市占率做到15%~20%,从单品类单月SKU第一做到全品类单月SKU第一。”

  下半年,洗地机市场将会面临一场更为白热化的恶战,一场真正考验各家技术家底、研发实力、供应体系的硬仗即将来临。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