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英国工程师休伯特·布思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空吸尘器。不同以往将灰尘吹出去,布思发明的技术是将灰尘吸进去。但刚开始,吸尘器的体积太大,并不方便室内使用,经过吸尘器生产公司陆续改进技术,1908年,小型电子吸尘器开始被更多消费者使用。清洁电器正式走进了消费者日常生活的视野之中。
到1979年,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自行研制出一种新型气旋式吸尘器。他所发明的双气旋系统,被看作是自1908年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发明以来的首次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完全解决了旧式真空吸尘器气孔容易堵塞的问题。凭借这个发明,戴森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在研发升级吸尘器的过程中,戴森发现,常规电动机不足以满足他们研发无绳吸尘器的要求。于是,1999年,戴森开始转变思路,着手研发马达。五年之后,戴森推出了领先行业的高速数字马达。
时代依然在奖励创新者,自此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高速数字马达一直是戴森的核心技术,也是戴森绝对的技术壁垒。
直到2017年,一群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用了两年时间,打破了这个技术壁垒,实现了中国高速数字马达的技术突围。
这群年轻人来自清华大学最大的科技平台“天空工场”,而他们原本的研究方向是飞机制造。2015年,“天空工场”创始人俞浩在想,除了飞机,能不能把尖端的、前沿的科技,用于改进每个人的生活,有没有可能用造飞机的技术去攻克马达技术。
于是,中国智能清洁市场多了一位玩家,用造飞机的精神扫地,专注智能清洁市场,寻找技术革新带来的全球化新增量。
飞机低空飞行时,地表的人类能肉眼看到大飞机轮廓,十三四岁的俞浩会站在户外出神仰望天空中的飞机,自小对飞机的痴迷、狂热让他能够在飞机低空飞行时,通过飞机的声音和大致的轮廓辨别飞机的型号。
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航空航天专业后,俞浩对飞机的热爱得到了实践机会。2009年,年仅22岁的俞浩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做出三旋翼无人机的人。大学期间还跟着导师参加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气动外旋的设计。
然而,沉迷造飞机的俞浩自己也没想到,一直在探索天空极限的他,会有一天突然将视线从天空转向地面,决定“扫地”。
“在做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天空,是一个不设限,可以无限想象未来的,所以除了飞机,我们能不能把前端的、前沿的科技,用于改进每个人的生活。”造飞机的俞浩觉得,如果能把造飞机的科技用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轻松,大家不用扫地拖地,非常有趣的事情。
俞浩丝毫不觉得,自己做扫地机器人是离开了之前“造飞机”的志向。“清洁是一个大家都在做的事情,甚至是很多家庭吵架的来源。”俞浩希望能用“造飞机的技术”去扫地,让每一个消费者、每个家庭都能更幸福一些,扫地在大家的认知中是一件小事情,俞浩却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大事。
作为造飞机的工程师,其实俞浩开始并没想到是扫地,还是洗碗,最初还是从技术方面出发去思考这件事。当时俞浩和“天空工场”的同学们正在为无人机做马达,俞浩发现,马达是很多家电的重要动力来源,动力系统的每一次进步,都能推动很多领域出现重大进步。
如果能把高速马达放到生活家电里,比如吸尘器、扫地机等产品,那市场将会迎来另一番景象。
当时,国内高速数字马达领域,落后国外厂商多个身位。国外厂商的高速数字马达,已能达到10万转/分钟,中国的高速数字马达,大多还处在2万转/分钟的水平。
高速数字马达2万转/分钟与10万转/分钟,转速数字上的差距是5倍,但在产品动力的体现上却是另一个量级的。“转速差5倍,转化为吸力的差距可达25倍。”这是差距,对俞浩来说,也是机会。
俞浩开始琢磨,面对这样的技术落差,能不能用造飞机的技术去改进马达技术。最终,俞浩选择将创业的切口锚定在高速数字马达技术上。戴森,是追觅科技挑战的第一个目标。
理想很丰满,但高速数字马达技术要从2万转/分钟短时间之内突破到10万转/分钟,非常难。
2万转以上的高速马达必须是无刷的,马达需要有一套算法控制,同时它的电磁也要重新设计,转数升级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对高速马达的材料、工艺、加工精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5年开始,俞浩带着天空工场的一些老同学,开始埋头攻克高速数字马达技术。
彼时,国内高速数字马达的落后,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落后,一些核心部件,没有供应商能够提供。
“刚开始做10万转高速马达时,一些轴承或其他核心部件,我们只可以买日本的。”俞浩回忆。面对这样的窘境,俞浩和团队觉得应该要在国内把这么多东西做出来。2017年,俞浩创立追觅科技,在高速数字马达技术突破到12.5万转/分钟时,追觅科技开始刻意培养二级供应商。
当时苏州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由于承接了外贸加工制造服务,所以在设备储备上,已经比较充分。不过由于研发技术能力掌握在别人手上,这些供应商只有制造能力。
此时,追觅科技的开发团队就教中国供应商怎么做高速数字马达的核心部件。在技术竞赛中,中国高速数字马达供应链,与这群曾经造飞机的人一起往前跑。
到了2020年,追觅科技正在努力将高速数字马达的转速突破15万转/分钟,已达到了技术无人区,每走一步都是全新的技术高地。“我们带着中国供应商做出来了。”俞浩非常自豪。
这种自豪是真切的,追觅带着中国供应商突破了高速数字马达新的技术高峰。目前,追觅科技是全球率先将高速马达转速突破18万转/分钟的企业,同时储备了20万转/分钟的技术,是国内少数拥有自研自产高速数字马达能力的创新科技公司。
不过,这个突破和领先的意义,绝不只是追觅科技的技术达到了全球领先,而是中国高速数字马达技术、市场、供应链的成熟度已达到了全球领先。
这种领先,是隐性的。可能没人会注意到,目前国内市场上,很多白牌家电,他们所使用的高速数字马达,转速也能达到十几万转,这是中国制造技术普惠的结果。
俞浩在与许知远的对谈中讲,“总有一些人,为大众提前想了一些事情,做了一些事情,他们推动了社会进步,从某一种意义上讲或许能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我对此是充满向往的。”把俞浩归于这些人,可能略有夸张,但其价值,就在中国制造发展的历史之中。
追觅科技所处的智能清洁赛道,目前参与者众多,除了追觅科技这样的新兴自主品牌外,传统的家电厂商,乃至国外巨头,都逐鹿其中。这样的局面,也是近些年才形成,在此之前,不少品牌原本在国际代工市场默默耕耘多年。
其背后不乏市场供需渊源。一方面,受生活方式影响,清洁电器市场海外渗透率相比来说较高,存在大量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早期国内品牌核心零部件研发技术与国际大品牌之间有一定差距。
吸尘器是清洁电器市场的老牌产品。有研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其在主要发达国家的普及率已超过90%。据立鼎产业研究网数据,2021年全球吸尘器市场零售量达1.48亿台,海外主要国家传统吸尘器市场已较为成熟。
最近几年新局面的形成,有两大因素,一是中国制造供应链升级与创新突破。追觅科技带领中国供应商实现了高速数字马达15万转/分钟的技术突破,这是中国供应链升级的典型代表。追觅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郭人杰曾表示,现在国外厂家在追赶中国高速数字马达转速时,需要到苏州寻找匹配的供应链。这对国内品牌来说,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事。
另一个因素,是国内厂商开始注重核心技术的沉淀积累与产品创新,正如俞浩所说,“核心技术是一切的根本”。研发和技术带来品牌沉淀的正向循环,是俞浩坚信的一个商业逻辑。
以往是美国企业做研发、中国企业做制造、欧洲企业做设计,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正在提升,核心技术的性能上也在优化,强大的供应链、全球销售经营渠道的建设以及品牌建设能力都在增强。
俞浩认为,现在世界的运作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未来世界一定会形成这样的格局:全球资源、中国研发、本土制造、世界消费。这种格局,对中国新兴科技品牌来说,是最好的全球化机会。
目前在全球智能清洁市场上,中国品牌在逐渐赶超其他国际大品牌。2022年,在国内外压力都非常大的情况下,追觅科技海外市场的成绩依然亮眼,业绩同比增长近60%,其中俄语区增长超350%、东南亚增长超450%、北欧增长超700%、西欧增长超150%。
成绩背后是追觅科技苦下研发技术功夫。俞浩透露,过去6年,追觅科技的研发投入一直是同行的数倍,长期保持70%的员工是技术人员,研发费用占比超过10%。
当下,智能清洁电器的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仍在持续进行中。某一些程度上,俞浩认为,扫地机器人已经很接近无人驾驶汽车了,有自己的环境识别能力,整个清洁模式和以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过程中,企业仍然在不断研发产出很多新的技术、新的算法。这些技术、算法,未来也可能像俞浩造飞机的技术意义一样,可以在其他领域实现技术复利。
“我觉得未来有一天我们也可以用扫地机器人积累技术,去做飞机,我认为这个是完全相通的。”扫地虽小,俞浩心中的目标仍远大。“我们大家都希望带着人类走向进步,我希望把我们变成一家不断求索与成长的世界级科技公司,最重要的还是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工程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